|
|
曾經(jīng),是很抵觸日本文化的,因為二戰(zhàn)他們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惡.
第一次接觸日本文化,是小時侯,爺爺給我講怎么喝茶和敬酒,感嘆說中國的文化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落的近乎絕跡了,而日本與韓國卻很好的保留了中國的文化.那時侯,心中沒有感到哀傷,反而為我們中華文化而暗自驕傲.
現(xiàn)在,回想過去,才真正的體會到了爺爺那緊縮的眉頭上皺紋所背負的沉重~~~
然后,記得身邊的小朋友就開始看機器貓(多啦A夢),那時自己受到的文話熏陶比較古典,感覺日本的漫畫是什么嘛!那么幼稚,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捧著本書沉醉.
直到圣斗士進入我的視線,才感覺到了日本動漫的可觀性.為那致死不渝的友情與可以擊毀一切的信念所折服.那時候,干什么事情時都喜歡喊一句,燃燒吧,小宇宙!~~~
于是,就那樣欲拒還迎的沉淪其中:北斗,足球兄弟,四驅(qū)兄弟,蠟筆小新,魔神壇斗士,犬夜叉,火影等等~~~~
看多了,也就喜歡把日漫和中國的比較:比較中得到一個結(jié)論就是日本動漫確實比中國的好.
這是事實.
首先,日本動漫在文化的傳承意義上很嚴謹,他們的故事都會有一個特殊的日本的神話或歷史背景為平臺,并且每部動畫都有一種值得我們感動的地方 :信念的堅定,友情的永恒,平凡的努力,正義的維持.他們也在無意識中為日本青少年傳導著傳統(tǒng)的武士道或者說日本精神:動漫里的人基本都有著永不屈服于命運與現(xiàn)實的拼搏精神與忍受的毅力.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基本都可以作到有著對才能的執(zhí)著的追求與肯定.這潛移默化中也就塑造了日本下一帶的潛在人格魅力.
怎么說呢,簡單的說,日本動漫是一種更具有現(xiàn)實與教育意義的文化作品,他是把日本青少年培養(yǎng)成了在弱肉強食社會下有著良好競爭力的狼~~~
而反觀中國作品,不寒而栗啊,決大部分都是給7歲以下孩子看的,7~20歲的我認為根本就沒有.而且,基本都是那種純情可愛類型的,根本,就是要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yǎng)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更為悲哀的是,這種文化質(zhì)量的差異,甚至成了一種文化的侵略:中國作品在中國市場基本是一片蕭條.
而且,現(xiàn)在的青少年不知道什么是儒家文化,卻都羨慕武士道精神.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孫子兵法,卻在心里想什么是風林火山.
記得我曾經(jīng)在自己的書本上寫過這樣一句話: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結(jié)果,看見的人都說:你他*火影看多了啊.我呸!這可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啊~~(出自葛洪*淮南子)
哎,現(xiàn)在,我們的23du論壇又多一個漫畫專區(qū),但是全都是日本動漫.
中國這么大,社會這么復雜,自己現(xiàn)在正處于失意時期,還想這么多,真是搞笑啊.
好了,回家乖乖的學插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