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熾天使(Seraphim)
【歷史背景】
熾天使;圣經(jīng)作撒拉弗Seraphim,是神的使者中最高位者,不過極少從事任何勞動,唯一的使命就是歌頌神。Seraphim,神最親近的御使,在希伯來語中代表著”燃燒”和”蛇”的意思,在古代是被形容成在天界中飛翔,似神的有機體,猶太教和基督教中,他是直接和神溝通的角色,是個純粹只有光及思考的靈體。在天使群中甚持威嚴和名譽,被稱為是”愛和想象力的精靈”。熾天使的指揮官說法眾多,大多脫離不了烏列,梅丹佐,卡麥爾,拿但業(yè)及加百列等等。
在『以諾書』中,記述著熾天使乃是四名君主級天使的綜合體,分別對應(yīng)東西南北或四方之風。這四名大君主天使分別是梅丹佐(在魔王撒但被放逐前,這個位子是撒但的)、卡麥爾、拿但業(yè)和加百列;其中梅丹佐和加百列卻亦是下級的大天使;另有一說,謂熾天使僅是這二名大天使的共同體,高階天使和下級的大天使相互混淆、隸屬的情形所在多有,尤以熾天使和智天使此二階級為然。不過可以推論出來三種單純的解釋:一、這四大君主(或二位大天使)朝見神的御座前時便脫去下級天使的軀體成為無形體的熾天使;二、熾天使是四大君主/二位大天使的另一面像;三、熾天使本體無形無質(zhì),但可有多種具象化身。或者,與其說熾天使是諸天使之一,不如說是某些天使所特具的”位格”,或是某些特別光輝耀眼的天使,其榮耀的代名詞。
【形象特征】
熾天使無形無體,以其振動創(chuàng)造生命。若是必須現(xiàn)身于人前時,是以六翼四首(亦有二首之說)之姿出現(xiàn)。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是形容其有六翼,手持刻有Sanctus(希伯來語曰Trisagion;圣哉,圣哉,圣哉,萬眾之王)贊美詞的圣扇(Flabellum,或曰火炎短劍)作指揮的旗幟。古以色列戰(zhàn)亂時代的大先知以賽亞曾描述在神的御座前目擊熾天使的經(jīng)過,”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圣殿。其上有撒拉弗待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圣哉,圣哉,圣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云。”(『以賽亞書』六章五節(jié))因而留下了六翼之姿態(tài)的傳說。熾天使一睜眼,就會發(fā)出如獅吼聲,并發(fā)出紅色電光劃過長空,形如長蛇(龍)。固其形象成為時常在主的御座旁飛翔并一直唱著贊美詩的天使。
古代人在創(chuàng)作中將其表現(xiàn)成如被有孔雀般羽毛于身的靈體。熾天使的希伯來語,是”治愈者”和”至高者”(或守護天使)二字的合成字,因此蛇或龍自古即是醫(yī)學的代表(一些醫(yī)院或軍醫(yī)使用繪以兩條交纏在杖上的蛇為象征)。
路西弗(Lucifer)
【歷史背景】
列稱”撒但級”的大魔王中最被看好的一位。但丁的『神曲』、米爾頓的『失樂園』,都是說路西弗因為拒絕向圣子基督臣服,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jīng)過三天的天界劇戰(zhàn),路西弗的叛軍終于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此后神創(chuàng)造了新天地和人類,路西弗為了復(fù)仇兼奪取新天地,乃化為蛇潛入伊甸園,引誘夏娃食用了禁斷的知識之樹的果實,再利用她引誘亞當也犯下了這違抗神令的罪。于是路西弗如愿使神的新受造物一同墮落,而且為諸魔神們開啟了通往這新世界的大門,自此罪、病、死終于遍布地面。圣經(jīng)上對于路西弗最著名的描述,其實也都有些隱晦不明,『以賽亞書』第14章第12~14節(jié),敘述路西弗的榮光,沒有提名道姓,而且這一段可能是抄自迦南(以色列建國之地的一部份)古神話。新約『路加福音』記載耶穌講論自己曾見撒但自天庭急速落入地獄的深坑。
其實路西弗會被當作惡魔的一體應(yīng)該是誤會,Lucifer一詞不見于圣經(jīng),他原是非基督教系中的黎明(即光明)之神,中世紀有一首詩中題到:....Lucifer, how fallest thee from theheaven....(路西弗,你如此由蒼穹而降)。這里提到的fall是”下凡”不是”墮落”,heaven指的是天空。可把這段想做是黎明署光的擬人格。但在中世紀基督教的世俗化風氣下,信徒多以偏陋的智識來曲解圣經(jīng)。再加上路西弗原本便是異教神?,人們竟以訛傳訛地將路西弗與FallenAngel劃上了等號。以賽亞書14章12節(jié)??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上墜落?14章13節(jié)??....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這一段原不是指撒但,而是神命雅各作詩諷刺巴比倫王為何作孽。可能由于敘述實在太像講撒但,一般都認為可引伸為撒但身上。明亮之星,英文是”morningstar”,路西弗 (light-bearing,light-born)也是晨星,以至混淆。換言之,路西弗不幸和圣經(jīng)比喻撒但的事物一樣,才有這般下場。
另有一說路西弗是古羅馬的神,形像是一持火炬的神。最早把路西弗弄成魔鬼墜落前的名字,據(jù)說是早于中世紀的早期的教父。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使至當米爾頓寫『失樂園』時,很自然地用了路西弗。真正的”拂曉明星”路西弗,應(yīng)該是中東民間神話的衍生傳說。在迦南、埃及和波斯都有類似的傳說。迦南人認為拂曉的明星是喚為Shalem的神祗,黃昏的明星是喚為Shahem的神祗,因為妒忌榮光遠勝的太陽神,Shahem發(fā)動叛變,而以慘敗告終,并從天上被扔了下來。
【形象特征】
最耀眼的魔鬼「明星」。被稱為拂曉的明星(即金星)。在叛變之前,是天界所有天使中最美麗、最有權(quán)柄的一位,其光輝和勇氣,沒有任何一位天使能與之相較。『啟示錄』的作者記載其目睹古龍曳著天上三分之一的星星墜落。既將路西弗比為古龍,顯然路西弗具有熾天使的位格。比較離譜的傳說,還有路西弗的兄弟是米迦勒甚或基督的說法。
撒但(Satan/satanael/satanial)
【歷史背景】
撒但,其實是一個代稱,意思是「敵對者」,在《失樂園》中大天使拉斐爾對亞當說:「撒但是他現(xiàn)在的名字,他當年在天上的名號已失迭。』早期在編撰舊約圣經(jīng)的時候,猶太教還沒有”惡魔”的概念,當時的撒但比較接近”試驗者”的意味(或是檢察官;可見舊約『約伯記』第一章第二節(jié)),后來衍生出一種版本,認為撒但是嚴格追求真理的天使,無法容忍違背真理的行為。到了巴比倫俘虜時期,因為接觸其它宗教,而創(chuàng)造出各種惡魔,異教神有些被當成天使;有些被當成惡魔,而撒旦吸收了一些異教邪神的形象,才演變成邪惡的古龍。
『圣經(jīng)新約-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三節(jié)』明白寫到:「....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墮,七頭上戴七個冠冕。他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落在地上。....在天上就有了爭戰(zhàn),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也同他的使者去爭戰(zhàn)。并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他們的地方。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第二十章并有提到撒但被捆綁一千年和末日審判的事情。先前解釋的當然是較早以前的撒但,近代惡魔學中的撒旦經(jīng)過多次演變,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
撒但是地獄中最大的魔王,有七名墮天使常被稱為撒但。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路西弗,『失樂園』記述的其實就是路西弗。其余也被稱為撒但的魔王列于下:
亞巴頓 薩麥爾 卑劣 別西卜 阿撒茲勒 莫斯提馬 路西弗
撒但葉(Satanael/Satanial)是于10世紀前半于馬其頓(今保加利亞、南斯拉夫一帶)興起的Bogomil教派所引入的惡魔名號。『以諾書』也提過這個名字,不過是說他是看守天使的一員。Bogomil教派否定教會的組織,將世界分為絕對善和絕對惡的二面,持有非常禁欲的極端思想,他們眼中的三位一體乃指神,子及惡魔;父神是一切的支配,而子持有天上的支配權(quán),另外惡魔乃持有地上一切的支配權(quán)。說撒但葉和基督是神的雙生子,撒但葉成為天使中最崇高的天使,坐于神的右席。因為想更進一步取得和神平等的地位而和追隨他的三分之一天使一齊被逐出天界。既當不成天界的神,就想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的天地來當這個新天地的神。于是創(chuàng)造了物質(zhì)的世界、又和父神達成停戰(zhàn)承諾制一同造出了亞當和夏娃等等。神允許他支配這個天地。但在夏娃出生的同時,撒但葉化身成蛇和夏?生下了該隱,之后該隱會殺了自己的兄弟,一切罪惡都來自撒但葉。
這個和猶太神秘教派思想極其類似,總之就是要徹底棄絕一切物質(zhì)的享受,以否定惡魔的創(chuàng)世功跡,并尋求回歸至高神前。猶太神秘教認為至高神在人體內(nèi)封印了至高神的元靈-光,若要打敗創(chuàng)世神(惡魔),就必須找出這個光。
【形象特征】
撒但葉當然具有熾天使的位格,因此六翼也是順理成章。16世紀后,撒但葉被基督教當作是七大罪的化身:分別是路西弗的驕傲、瑪門的貪婪、撒但的憤怒、阿斯莫德的欲望、別西卜的暴食、利未安森的嫉妒、巴力毗珥的怠惰。上述的惡魔們并非撒但葉的化身,而是撒但葉身負的各罪孽的代表性魔神。
米迦勒(Michael)
【歷史背景】
楊耐冬譯的『失樂園』譯邁克爾。所謂「與神相似者-Who Is LikeGod」,上帝身邊的首席戰(zhàn)士,天界天使團的領(lǐng)導(dǎo)者。米迦勒可能是卡地亞的神祗融入基督教的產(chǎn)物。在舊約圣經(jīng)中提及名稱的大天使僅米迦勒和加百列(羅馬天主教承認另一部『托比書』為舊約經(jīng)典之一,其中有提及拉斐爾)。和回教的天使米卡爾Michal可能為同一人。其位階有熾天使,力天使及大天使三種說法。在基督教文化中,其事跡有:一夜之間殲滅進犯耶路撒冷的十五萬亞述大軍、阻止亞伯拉罕將獨子獻祭、在焚燒的荊棘中召喚摩西率領(lǐng)希伯來人出埃及、捕拿既囚禁千年古蛇(龍)撒但(『啟示錄』)。米迦勒由于執(zhí)行人類的創(chuàng)造和反對者撒但戰(zhàn)斗,其威能與大魔王并駕齊驅(qū)。古時塞爾特有著和中國一樣的”龍脈”思想,即以建造米迦勒的寺廟于龍脈交錯點以作鎮(zhèn)壓。
在『死海文書』之『光之子與暗之子之戰(zhàn)』中,米迦勒以天國副君、光之君主的身份率領(lǐng)天使軍團,與暗之支配者伯列的暗之軍團決戰(zhàn)。(在魔王墮天之前,天國副君的名位乃是他的。『失樂園』和『神曲』中記為路西弗,不知是否為同一件事。)
米迦勒的另一身份,則是在最后審判時數(shù)算人的靈魂的天使,引導(dǎo)死人走向”彼岸”,并審判人死后的命運。基督教中流傳米迦勒守護著圣母瑪莉亞(Mary)的靈魂,不讓別人沾污。
米迦勒與埃及神話中的天狼星之神西留斯是為同一神格。由此,米迦勒又多了冥界向?qū)У年帤猓谶@一方面的傳說與概念,米迦勒與希臘神話的荷米斯Hermes,羅馬神話的莫丘里Mercury似有互相影響的痕跡。
【形象特征】
”慈悲的天使”、”正義的天使”、”神之王子”,四大天使及七大天使中都見得到米迦勒的名字,據(jù)舊約『但以理書』傳承,米迦勒是以色列的守護天使,是六十九國新興國家守護天使中唯一沒有墮落的天使。也是世界陷入亂世時必會出現(xiàn)引導(dǎo)世人的大天使。在伊斯蘭教中,對米迦勒的描繪是:「翡翠之翼、番紅色之發(fā)、俱百萬張臉與口、舌操百萬種方言,為人尋求阿拉的赦免」。『可蘭經(jīng)』記載米迦勒為信徒之罪而流淚,而生出智天使。
右手劍,左手秤就是米迦勒的標準形象,1950年羅馬教皇以米迦勒為警察的守護神。在塔羅牌中的”節(jié)制-TEMPERANCE”,即是米迦勒審判人靈魂的情形。(這里不是十分確定,因為和米迦勒互有影響的荷米斯又是屬于”審判”)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米迦勒事跡太多、人類懷疑他倒底休不休息的關(guān)系,他也被視為司”不眠”的天使。 |
|